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——承德/高思文

主页 > 发表园地 > 承德史话 >

蜚声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 ——承德/高思文


暄波”、“泉源石壁”、“春好轩”、“文津阁”等;山区,峰峦叠翠,亭台碑碣、寺庵阁榭点缀其间,主要景观有“驯鹿坡”、“锤峰落照”、“珠源寺”、“水月庵”、“梨花伴月”、“四面云山”、“云容水态”、“旷观”、“广元宫”、“北枕双峰”、“清枫绿屿”、“南山积雪”等。
外八庙  清代,自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)建造溥仁寺起,至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喇嘛捐资修建广缘寺止,在避暑山庄周围的8个园林点上修建了12座庙宇。这些庙宇在京城以外、归清廷理藩院管理,俗称“外八庙”。它们是:“溥仁寺”、“普善寺”、“普乐寺”、“安远庙”、“普佑寺”、“普宁寺”、“广缘寺”、“须弥福寿之庙”、“普陀宗乘之庙”、“殊像寺”、“罗汉堂”、“广安寺”。
溥仁寺。山庄周围皇家寺庙中建造最早的一座,俗称“前寺”,蒙古人称“黄庙”,位于武烈河东岸台地之上,占地面积3.25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4357平方米。建筑为汉“伽蓝七堂”制式,主体建筑有“慈云普荫”、“宝相长新”殿等。
普乐寺。俗称“圆亭子”,位于武烈河东岸、磬锤峰脚下,占地面积2.4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5万平方米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建,为汉藏结合式建筑,主体建筑为矗立在“阇城”之上的“旭光阁”,阁内供奉欢喜佛,阁之藻井雕刻精美绝伦。
普宁寺。俗称“大佛寺”,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基地。建于乾隆二十年(1755年),占地面积3.3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8万平方米。采用汉藏结合式建筑风格,前为汉“伽蓝七堂”制式、后为藏庙“曼荼罗”布局。主体建筑“大乘之阁”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,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,是承德的“世界之最”。
须弥福寿之庙。俗称“班禅行宫”,建于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,是六世班禅来承德为乾隆皇帝庆贺七十大寿时讲经、住锡之所,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,占地面积3.79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1.18万平方米。主体建筑“妙高庄严”殿顶覆鎏金铜瓦,殿脊八条铜铸腾飞巨龙鼓目传神,栩栩如生。
普陀宗乘之庙。俗称“小布达拉宫”,为避暑山庄周围寺庙中规模最大、建造时间最长的一座,建于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,竣工于乾隆三十六年(1771年)。庙依山而建,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、建筑面积3.24万平方米,是为庆祝乾隆皇帝六十寿辰、其母八十寿辰,并为迎接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,安抚蒙古各部仿西藏布达拉宫而建。主要建筑有“琉璃牌坊”、“千佛阁”、“权衡三界”、“慈航普渡”、“万法归一”殿等。
热河御道街诸景  清代,在西起广仁岭、东至火神庙,长3540米、宽约3米的“热河御道街”两侧,店铺林立,衙署参差,更有许多民俗庙宇矗立岗埠。主要有“留养局”、“西龙王庙”、“热河考棚”、“义孰”、“承德府署衙门”、“振秀书院”、“热河城隍庙”、“节孝祠”、“名宦祠”、“热河文庙”、“常王府”、红庙山上“隆兴寺”、“文昌阁”、“赦孤堂”、“热河官银号”、“火神庙”、“二郎神庙”、“太医院”、“关帝庙”等。其中的许多建筑堪称“热河旧景”,至今仍部分保留或已恢复的有三道牌楼、热河城隍庙、热河文庙等。
三道牌楼。在热河御道街上的水泉沟南口、热河文庙东文昌阁北侧和火神庙西南三处分别建有牌楼一座,今已在原址扩大规模复建。第一道牌楼额题“光天化日”;第二道牌楼额题“九功惟叙”;第三道牌楼额题“八表同风”。
热河城隍庙。为清代京都北京、旧都盛京、陪都热河“三都”三座都城隍庙之一。乾隆三十七年(1712年)建,经年落成。落成时,乾隆皇帝亲临瞻礼,并作诗纪成。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,主殿为“福荫严疆”。
热河文庙。为清代仅次于山东曲阜、京城文庙的第三大文庙,是一处集藏书、祭孔、教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