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康乾盛世避暑山庄诗选》钱树信 李文浦 主编
序言
刘 章
老同学钱树信君以整理和组织演奏清朝宫廷音乐而闻名遐迩,为研究清朝文化,潜心致志,宵衣旰食,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为我所钦敬,由他领头编选注释的《康乾盛世避暑山庄诗选》嘱余写几句话,余虽老迈多病,亦惟命是从。
承德避暑山庄做为清朝的陪都,闻名世界,在曾经建成康乾盛世的清史上,无疑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。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帝都与避暑山庄有着密切的关系。避暑山庄可谓是康乾盛世的一个缩影,也是康乾盛世物质形态的展现。一个盛世的形成,必然要产生相应的盛世文化,换而言之,没有繁荣发达的文化底蕴,盛世是形不成的。因此,康乾盛世文化很值得研究。
满族是一个善于学习、勇于创造的民族,清代诸帝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,他们广泛地吸收汉族文化的营养,继承汉族文化的传统,并身体力行地带领整个民族向先进文化进军,使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,文学艺术高度繁荣,学术研究非常发达,可以说,康乾盛世造就了一个封建文化高潮期。产生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的中国,诗词文赋是中华文化最鲜明的特色。康、雍、乾三帝及其扈从文臣,在避暑山庄写下了大量诗词文赋,既有证史价值、认识价值,也有艺术价值。《康乾盛世避暑山庄诗选》选注了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位帝王以及扈从文臣写在山庄的诗506首。从一万多首诗中选出的这五百多首诗,内容丰富,称得上是康乾盛世的一幅百景图。全书共分四部分,依次为康熙诗选、雍正诗选、乾隆诗选、扈从文臣诗选,均按年代先后编排,体例完整。为此书,编者们翻阅了《四库全书》中的《御制文集》、《御制诗集》以及诸多诗词文集,笔记丛书,工程浩繁。在注释方面,力求准确完整,并指出典故出处,因此,很有资料性。这是一部具有史诗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书。
康乾二帝留下诗文和墨迹甚多,近几十年,选家不选,人们挂在嘴边的话是:无好诗,或曰文人捉刀代笔之作……果真如此么?且慢。记不得从什么书上读到康熙诗句:“草香遮细路,树老卧晴烟。”过目不忘,在此书里,知是《巡幸出喜峰口过黄土岩》中句。同样,在《细河》中“日长时饮鹿,风至忽闻蝉”亦佳。如果说这样的诗句可能有人代作的话,那么在《养病塞北》中“身虚苦夏热,多病爱清风”这种疾病体验的分寸,恐非扈从之人敢为吧?这与杜甫的“多病所需唯药物”相差多少呢?《古戍三绝》中的为民言饱受战争之苦的诗“隐隐山头皆古戍,中原民力尽边城。曾闲父老经年战,回首生灵血泪盈”似乎亦非代笔者敢为。雍正似乎更有诗的天赋,《月下闲步》中“草蔓迷幽径,桥危咽细泉”和《书斋秋暝》中“隔花闻滴漏,倚枕和渔歌”,以及《中元登狮子岭感怀》中“叶落瘦崖树,雨过响涧泉。人颜移岁月,秋色老山川”都很有诗味。这些写生活的诗无关他的宝座,有让人代笔的必要么?唐太宗诗,武则天诗,谁敢保证无文人加工呢?乾隆诗量最大,拼凑者甚多,但是,《过蒙古诸部落》中的“识路牛羊不用牵,下来群饮碧溪边”这种写农牧生活的小诗,应无捉刀之嫌。他的《示七弟及诸皇子》诗有句:“乘马汝安逸,仆役殊苦辛,深宫汝丰裕,蔀屋多窭贫。”这种家庭教训诗,亦应亲为。我以为,康乾好诗,要比隋炀帝只好色好,也比明熹宗沉溺木匠活,让魏忠贤祸国更积极。辛亥革命,以推翻清朝为目的,推翻其政权,又承认其皇帝有才,岂不矛盾?近代人不选康乾诗,与此应不无关系。后代看前朝,愈远一点愈公正客观。鄙人的浅见,不知史学专家、诗学专家以为有点道理否?
是为序。
己丑年岁末雪天于石家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