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兰馨夫妇的第二青春/王舜

主页 > 书序书评 >

迟兰馨夫妇的第二青春/王舜


迟兰馨夫妇的第二青春
王   舜
踏着初升的太阳,迟兰馨夫妇又登上了四面云山。
“四面云山”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之一,为一座单檐四角方亭,坐落于避暑山庄西部山区的最高处。乾隆每年驻跸避暑山庄期间都经常登临此亭,每次登临都会留下诗篇,到乾隆四十七年亭壁上已经悬挂了乾隆诗54首。看来这亭不仅有皇气,还有诗的灵气。
那是五年前的一个傍晚,迟兰馨夫妇像今天这样并肩坐在亭中的坐櫈上,鸟瞰、畅想、遐思……。西面的太阳渐渐落去,东面的余晖渐渐越过棒槌山,承德市区的万家灯火渐渐亮起,苍茫的群山捧出一轮明月……。眼前的景色令这对“青年老人”心潮涌动。自1996年丈夫开始吟诗起,王素英一直充当丈夫的第一读者,第一评诗、改诗人,而今天她却控制不住内心的诗潮,口占七绝一首。丈夫听后十分激动。经夫妇一番切磋后定名为《临冬纵目巅峰》:
        一轮明月挂中天,
        万盏繁星落百川。
        小路晨风寒彻骨,
        巅峰纵目更陶然。
这是王素英第一次吟诗,是与丈夫的第一首合作作品。自此,夫吟妇读,夫吟妇改的历史宣告结束,夫妇携手共吟之路起步。一路吟来,吟得《行吟集》诗集的出版,第二部合作诗集《故乡行》也即将付梓与读者见面。
今天,夫妇俩又携手登上四面云山。这亭中的坐凳他俩记不清坐了多少回了,反正比乾隆皇帝还要多。这亭令他俩走向共唱共吟的诗路,这亭给予了他俩“第二青春”。回想起走过的“第二青春”之路,各自都不免心潮起伏。
1995年,迟兰馨得了一场重病住进了医院,被诊患有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血管硬化、腔系梗塞等多种疾病。尤其是小脑萎缩很严重,说话迟缓,反应迟钝。夫妇真的急了,这不是要变成傻子了吗?再有一两年就该退休了。60岁之前的人生“第一青春”,一直在为事业为孩子打拼。60岁之后事业划上句号了,子女们都自食其力了,时间开始富余了,该进入幸福的“第二青春”了,难道我们就无缘于“第二青春”的幸福吗?住院治疗一段时间,只是缓解一下症状,并不能一下子治好。医生嘱咐说,治疗脑疾,除了多吃些核桃之类健脑补品外,主要是加强脑锻炼,多动脑。
“多动脑”?怎么多动脑?那就背诵唐诗吧。从此,往返避暑山庄四面云山的20多里路就成了迟兰馨夫妇的背诗路。他们把1997年从平泉新华书店购得的那部按春、夏、秋、冬、风、花、雪、月编排的《唐诗八百首》(每类一个分册,共八册)作为蓝本,把书中的诗抄在卡片上,按季节抄,按季节背,夫妻一块儿背。每天的清晨或晚饭后,他们便踏进山庄,一边欣赏避暑山庄四季风光,一边背诵唐朝的四季诗,把书中的风花雪月诗融入春夏秋冬四季之中与四季诗一起背诵。几年下来,居然背下唐诗几百首。
“熟背唐诗八百首,不会吟诗也会诌。”当背诵了唐诗四百多首的时候,迟兰馨按捺不住内心的诗情涌动,便开始吟诗。还是山庄这条路,夫妻二人,并肩而行,由边走边背改为边行边吟,夫吟妇改,七八天吟得一首。一年两年,“八年抗战”吟得七律、七绝360余首。经请教承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许隽斋高师指点修改后,2003年《迟兰馨诗集》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。从此,一发不可收,2006年《迟兰馨诗续集》出版,2009年与齐济南合作的诗画集《塞外诗画》出版,同年夫妻合作诗集《行吟集》出版,几个集子收入诗歌一千余首,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。全国报刊选载选登,中华诗词常务副主编丁国成、著名诗人刘章都给予了高度评价,济南大学教授丛晓峰、承德医学院教授张瑞生、承德好多老师和学生都在研究背诵他的诗篇,有的人竟能背诵100多首。
背诗成了诗人,背诗背来了健康。原来的各种疾病得到明显改善,脑疾基本康复,思维敏捷不减当年。人生“第二青春”的漫漫之路,不仅健康愉快,而且业绩辉煌。
太阳照在四面云山亭上,也照在亭中紧紧依偎在一起的迟兰馨夫妇的身上。太阳刚刚升起……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13年4月8日于热河柴舍
(作者系隆化籍,现任承德市人大常委会选任委主任、承德市写作协会主席、热河摄影协会主席。)